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蒋金锵
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历经长期奋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代接续奋斗,写下一篇篇精彩华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进程中,以一整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集中反映于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团结人民,以全部心血、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标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性的指引,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自秦汉至明初,我们民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我们掉队了、落伍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衰弱挨打、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苦难史,同时是一部不甘屈辱、奋起抗争、发愤图强的奋斗史。在忧患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中华民族面临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其根本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伟大复兴”,不仅在于它的过程必然历经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苦,而且它的结果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的共同兴旺,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复兴,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旗帜,对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无可替代的决定性的指引作用。
理念的指引。理念处于理论的核心部位,含蕴理论的精髓要义,是行动的先导,决定行动的方向、价值和成效。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理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的相关理念,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和“四个全面”的相关理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化,形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推动着中国的大变革大变化大发展。
道路的指引。习近平同志说,“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将道路问题提到“第一位”和“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是从走错道路遭到失败和选对道路得到胜利的历史对比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力量争相角逐、各种干扰竞相发声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才能确保不走僵化的老路、不走西化的邪路。
战略的指引。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着眼全局和长远的战略谋划。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践进展中,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是指覆盖领域的全面,——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人口的全面,——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区域的全面,——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习近平同志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价值论的高超运用,是应对世界各国为提高战略能力进行深度角逐这一新态势的大韬略,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关键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制度的“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为中国巨轮保驾护航,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
完全可以想见,在由道路、理论、制度构成的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最终实现。
为社会主义重振树立了历史性的界碑,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二十多年前,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资产阶级某些人士幸灾乐祸,断言社会主义必将“消失”。但中国坚定扛着社会主义旗帜,无可阻挡的快速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由挫折走向重振所作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新的实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已有五个世纪,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已超过一个半世纪,从理论发展为实践已近一个世纪,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也有半个多世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来自这个思想源头和演进脉络,而又创立于新的历史起点,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搞清楚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根植中国土壤,属于中国,具有中国的个性,而社会主义的共性即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性质,则寓于这个个性之中,具有普遍的思想价值。它是历史演进的新长河中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于“集成”,吸取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各国发展的正反经验,造就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中国共产党人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世界视野,透彻分析社会主义前苏联等国家胜利和失败的深层原因,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态势和矛盾,将前人、别人、自己的经验教训“集成”起来,“总装”为我当今所用的宝贵财富。继往开来的伟业,震撼世界的“奇迹”,深刻宣示了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它自身也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一脉相承的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同志集中党和人民智慧,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融会贯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世界面前展现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
在赢得对资本主义的优势中进行了历史性的开拓,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逐步取得对资本主义的优势,靠的是不断开拓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取得革命胜利、进入社会主义之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创造性地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举,等等。从已经经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半多时间的实践来看,我们有把握预期完成这个初级阶段的历史转变,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改革开放作为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存在矛盾的,应当“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长期、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调整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吸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这一关键抉择、运用这一重要法宝,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登上时代高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为民靠民利民作为根本追求。社会主义高于、优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以人为本、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而资本主义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以资本为本、以财阀的统治利益为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落脚点是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短时间里把我们这样一个人口比现有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多的国家带进现代化,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幅度、共同富裕的进度、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民族凝聚力的强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力度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优于资本主义。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个论断寓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践底蕴、民心底蕴、科学底蕴。
在走向共产主义的漫长进程中开启历史性的篇章,为世界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党以为共产主义奋斗而姓“共”,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产生、存在和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这个崇高的“主义”,前仆后继,血染河山,越难越上,愈险愈进,成就了当今的伟业。习近平同志要求“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在新的起点上,吹响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进军号。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远大理想奋斗付诸实际行动。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必然要经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说过“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党章明确宣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现阶段的纲领,同党的最高纲领是相连、相通、相融的,是迈向最高纲领不可逾越的阶梯。我们既不能因实现共产主义非常漫长而看不到两种纲领之间的联系,被渺茫论所迷惑,也不能把这一联系简单化、庸俗化,把实现共产主义看成“土豆烧牛肉”那样可以一“煮”而就、一蹴而成。
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为将来走向共产主义准备前提条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涵盖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要求、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都同将来达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紧密相连;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都同将来达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紧密相连;在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实现共同富裕,都同将来达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紧密相连。
造福各国人民,为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我们党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世界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世界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同志将实行改革开放当作“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公道正义,谋求共建共享,提供发展经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行。这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而又艰巨,前面横亘着众多新的“雪山、草地、大渡河、泸定桥”,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